2023年7月3日-5日,“多语与教育”博士生学科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此次论坛由4556银河国际主办,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协办。80多位专家学者与博士生在论坛上作了报告,参会代表分别来自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30多所高校。论坛主题是“多语与教育”,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广大青年教师以及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互动与成果展示搭建良好平台,帮助博士生及青年学者厘清研究思路、明晰研究方向、解决研究困惑、拓展学术视野、提升学术创新能力,从而培养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学术后备力量,繁荣学术研究,进一步推动外语学科建设的发展及提升。
博士生论坛得到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高雪松教授的学术指导,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发林和外语学院院长李圣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研究生院培养处苏金远副处长亦到会参加开幕式,外语学院党委书记黄宏发作闭幕总结。论坛主题为“多语与教育”,大会主旨报告专家有:国家语委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赵世举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徐锦芬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南京大学陈新仁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高雪松教授,同济大学沈骑教授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伟教授等。国内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批知名专家亦受邀作点评嘉宾。
开幕式由外语学院包向飞副院长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发林代表校方致欢迎辞,对到访的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武大外语学院表示欢迎。他指出,在这个全球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多语能力已经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对国家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始终致力于推动多语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多语与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关乎语言教育、跨文化交流和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武汉大学积极探索新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为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视野的青年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持。他希望通过此次博士生论坛,与国内外院校交流经验,推动武汉大学的多语教育发展。随后,外语学院李圣杰院长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李院长指出,此次博士生论坛旨在繁荣多语教育的学术研究,促进高等院校和学术出版界的交流。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们,共同探讨多语与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七场主旨报告的专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交流经验和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徐锦芬教授从二语习得观和外语教学观两个维度阐明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彰显将认知语言学融合运用于外语教育学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赵世举教授指出21世纪以来,语言多样性问题备受关注。在理论应用中,要立足中国国情,遵循正确原则,不宜简单照搬。陈新仁教授在简议国际发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从不同身份切入,聚焦选题、定题、入题、破题、解题等角度剖析审稿人或主编常挑之刺,并提供一些应对之策。张文忠教授倡导“赋权增能教育理路”,主张“角色、权利、责任统一,做、学、用合一,能力内生/内增”。任伟教授结合几项实证调查,探究汉语社交媒体交际中的超语产出和认知,拓宽社交媒体中超语研究的路径。沈骑教授关注语言教育政策与规划中的个体能动性,聚焦布鲁塞尔的两所汉语学校,强调了结合当地语言政策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高雪松教授讨论了语言教育中的教师语言意识,提出教师语言意识是语言教师有效教学实践的基础,是知识和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午的九个分会场交流中,研究生们与专家学者在研讨中碰撞思想,沟通中凝聚共识。
此次博士生论坛是国内在“多语与教育”研究领域举行的高水平学术会议。通过这次论坛,能够加深对多语与教育关系的理解,促进跨学科合作,推动多语教育的发展。国内知名专家与国外著名学者一起对话,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亮点和问题,全面提出多语与教育研究的问题与框架,对国内多语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会议为今后国内的语言规划事业明晰了方向,推动青年学者深刻思考外语学科与国家发展的战略关系,积极参与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之中。
本次博士生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能为多语与教育领域的发展贡献新的思想和智慧,为多语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贡献更多力量!共创新的辉煌!
(撰稿:高清、王理、李传奇、唐尚仪、李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