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6银河国际是武汉大学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设立自强学堂。作为武汉大学前身的自强学堂,开办之初即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其中,“方言门”以培养“精晓洋文”的外交人员,师夷长技以自强。1896年,方言一门逐步扩大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4种语言。1897年,增设东文(日语)门类。1902年,自强学堂改名方言学堂。此即为今日4556银河国际之肇始。此后,历经几代武汉大学外语先辈的矢志奋斗,自强拓新,4556银河国际,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综合性大学中外语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外国语学院之一。
学院下设七系一部:英文系、法文系、日文系、德文系、俄文系、翻译系、西班牙文系和大学英语部,同时还设有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区域国别研究所、词典编纂与翻译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以及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法国问题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等教育部备案中心。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一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八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法语、英语、日语和翻译等学科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法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湖北省特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主办的《法国研究》系国内较少的法语国家跨学科综合研究期刊。
在本学科的历史上,曾汇聚了我国最优秀的一批外国语言文学学者,包括辜鸿铭、闻一多、吴宓、陈源、陈登恪、钱歌川、缪朗山、朱光潜、方重、周熙良、袁昌英等,可谓群星荟萃、大师云集。目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专任教师198人,其中专业语种教师86人,大学英语部教师112人。有教授19人、副教授8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1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武汉英才”青年人才1人,武汉大学“文科优青”1人,珞珈特聘教授2人,珞珈青年学者5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团队4支。多名教师担任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主编、编委等,在学界产生一定影响。
4556银河国际一直坚持“一体两翼”的建设思路,即以立德树人为主体,以外语专业教育和公共外语教育为两翼,踏实进取、不懈创新,在办学各个领域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外语专业教育方面,学院在英语、法语、日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语言教育的基础上,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按照“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适时增设涉外法律人才试验班(双学位)、国际传播人才试验班、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试验班(双学位)、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人才试验班(双学位),培养外语技能突出、专业背景扎实、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传播人才。响应社会需求,坚持学界业界、国内国际相结合,与科大讯飞、传神等企业共建语言实践基地。通过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对外语言能力,建立了国内高校首个多语应急语言服务实训实践平台。同时依托外语学科优势,强化区域与国别研究,重点建设中英、中澳、中法非等相关研究平台及新型智库。
公共外语教育方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进行常态化“云教研”、开展教学研究讲座及工作坊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公共外语教学质量跃升。学院成立了大学公共教学外语改革先锋队、英语学科竞赛指导团队、弘毅教学课程组等课程教学团队,着力教研共同体建设。通过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试点,探索由公共外语教师与开课学院海归专家学者“同备一门外语课”的改革举措,还面向全校同学开设日、俄、德、法、西等5个语种的“多语种精英人才试验班”。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现有本科生、硕博研究生近千名。学生在全国各类外语竞赛中频频获奖,外语水平测试通过率超过90%。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去向大多为国家部委、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外资企业、大型国企和事业单位。
学院已与美、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常年举办有影响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每年均有多名境外知名学者应邀前来讲学或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学院还与国外40余所著名大学互换交流生,每年派往世界各地学习的学生百余名。学院踊跃参与公共服务,架设中外沟通桥梁。学院培养的同学队担任了由联合国、欧盟、外交部、商务部、省市外办等多场大型国际会议的口译工作。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正以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全域统筹推进外语学科建设,为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国际化的一流外国语学院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