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上午10点至11点30分在外院3055英文系会议室,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邹为诚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我国基础英语外语(EFL)教材的评价研究和探索”讲座,此次讲座由邓鹂鸣教授主持,出席讲座的还有来自大英部的程向莉老师、桂敏老师、刘红老师以及我院的硕博研究生、访问学者等。
邹为诚教授首先将我国目前存在的外语教材主要分为两大类:1)国际化教材,即由国际出版社或国外学者编著的教材;2)本地教材,即由中国出版社编著或参考引入部分国际教材素材的中国化英语教材。他从文体学及语篇分析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传统的中国外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具备合理评价外语教材的能力;邹教授从自己研究经历出发,阐述了为什么目前中国需要一套合理的教材评价体系的理由,同时指出了我国基础英语教材研究的稀缺现状,即大部分研究仅从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出发,未能从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角度考虑。随后他提出了“课标、教学、评价”的三角模型理论,批判了目前我国大部分英语教学中教学与课标脱节、课标与评价断裂、教学与评价不对等的现状,强调只有当三者处于相互联结的状态时,整个课程体系才处于理想状态。
接着邹为诚教授阐述教材的三种属性:1)课标替代品;2)教师教学工具;3)商品,并就这三种属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邹教授认为,教材的课标替代品/商品属性与教材的教学工具之间具有天然不可调和关系,教材的教学功能越强,其商品的特性和政策替代品的功效就越强;教材的政策特性越强,其教学功能就越弱,但是其商品价值可能就越高;教材的普适性越强,特殊性就越弱,其教学特性亦越弱,但其政策性可能就越强。因此,如何平衡这三种属性之间的关系乃目前中国英语教材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最后,邹为诚教师提出了未来英语教材评价研究的理论框架,其中引入了TP(Teaching Potential)和SP(Space Potential)两大核心概念。他认为,外语教材只有调和好TP和SP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让教师围绕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活动的延伸,学生也才能真正进入批判性思考语境,这样的教材才是适合中国学生的教材。
在提问环节,邹为诚教授风趣幽默地解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并就目前我国外语教材的发展趋势以及教师在课堂与教材中应当扮演的角色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随后,邓鹂鸣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讲座就外语教学、外语教材选择、如何平衡教材、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关系提出了深刻思考,为我院师生今后的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指导。
(通讯员:2017级研究生安然、魏琪)